『到了晚上...你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...有多收的,有少收的...多收的也沒有餘,少收的也沒有缺...出埃及記16:13-18。
神不偏待任何一個人。無論是貴重的、是卑賤的,是高處的、是低處的,神都按著各人需要供應。前面經文提到神供應嗎哪,供應以色列人各人需要。因各人飯量不同,需要多的多供應,需要少的少供應。神要餵養他們,使他們得以飽足。經上說『雨雪從天而降,並不返回,卻滋潤地土,使地上發芽結實,使撒種的有種,使要吃的有糧』以賽亞55:10。神供應每個人的需要,因神愛每個人一樣,是那樣的豐富、那樣的公平。「使撒種的有種」,這話的意思是神所供應夠用的種子給撒種的,撒完種沒有剩餘。「使要吃的有糧」,這話的意思是神供應夠用的糧食給要吃的,吃完了沒有不足。
再以地上父親來印證這句話。當飯桌上有三歲、七歲、十二歲三個孩子。父親放在他們面前的飯碗,裏盛給他們的飯量各有不同,飯的軟硬各有不同,但都剛夠他們需要。今天我們來到教會,有人剛信主,靈命甚淺,有人信主多年,靈命堅固。他們個人的屬靈胃口不一樣,有人飯量小,有人飯量大,有人可以吃較硬的飯(較深入的道),有的人只能吃稀飯(初信的餵食)。如此聚會時候,該如何供應才能各取所需呢?是否該體貼吃稀飯的會眾,針對他們的需要只供應稀飯,讓吃乾飯的會眾遷就些。或是只供應乾飯,要求吃稀飯的會眾,勉為其難的一起吃乾飯。教會若體貼會眾的胃納量,體貼會眾消化能力,那麼將反覆調整,卻只能滿足部分需要,那麼的確難以兩全其美。
新朋友帶進小組聚會也是如此。為了體貼新朋友幼嫩胃口,大家一起同吃軟性好消化的靈糧。美其名為體貼新朋友的需要,大家一起捨己,用神的愛給予關懷與包容。這是許多教會教導模式,也是小組長熟悉的聚會模式。如此犧牲多數人的餵養,犧牲多數人渴望得著長進。為的只是針對新朋友的「人意的遷就」,為的只是對其他人「人意的停滯」。這樣絕非神的心意,經上說『你們這小信的人哪,野地裏的草,今天還在,明天就丟在爐裏,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,何況你們呢』馬太6:30。明天就丟到爐裡,不是要砍下它丟在爐裏。而是到明天它的生命到了盡頭,已經枯乾了被丟到爐裏。當野草快要枯乾前,神所供應它的需要,會像剛發芽長大時一樣多嗎?神是何等細微的心思意念,連野地的草,都會按著它的需要,給予恰恰好的供應。
教會該體貼初信者的需要呢?還是體貼靈命深進基督徒的需要呢?教會該如何拿捏取捨?經上說『體貼肉體的就是死,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』羅馬8:6。 因此聚會時體貼初信者,或體貼資深基督徒,都是體貼肉體,都沒有出路。因此教會聚會是要體貼聖靈,跟隨聖靈感動而行。何時聚會體貼聖靈,何時會眾的心就向 神打開了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