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年假期間,給自己更多沈思時間,研讀「基督徒的默觀之路」。這是本如何安靜親近神的深層靈修書。由多默.基廷神父所著,他現居住科羅拉多州,斯諾聖本篤隱修院。

  今日基督徒對天主教的印象,似乎是知道在羅馬帝國時代,大肆殘殺迫害基督徒。他們願意為信仰視死如歸,羅馬皇帝在梵底岡設立教皇,收編在各地流離失所基督徒,這是天主教的起源。直到馬丁路德改教,回歸耶穌基督所傳因信稱義的真理教義。

  天主教有密契靈修、默觀祈禱等,深層的靈修追求,如前幾世紀,在高山、幽谷有許多的修道院。這部分寶貴的信仰精華,卻非今日基督徒能夠深入體驗的。密契靈修、默觀祈禱與印度教的苦行僧的修練不同,後者是刻意以苦行,加注苦痛於己身,這是種加注己身自虐行為,此違反人性行為實不可取。天主教的修道院內,神父、修女們的默觀與靈修,乃是回歸儉樸與沈靜心靈,以純淨的渴慕的心親近神。

  伊斯蘭教信徒們,每天五次朝麥加方向的祈禱,禮拜包括個人、集體在會堂的禮拜。佛教徒的個人念經、集體在佛堂念經。這些異教徒的禮拜,他們個人禮拜的時間多,聽道講經的時間少。顯然的,他們知道個人的靈修,比起聽道講經更重要。因為禮拜是個人與神之間的交通,且是個人與 神之間的雙向交通。聽道講經是 神透過人,向個人單向的交通。當人們處在單向的,只有接受聆聽的,或不覺得感動, 神透過牧者向他們說話。則他們專注逐漸放下,聆聽的時間越長,越缺乏專注就越沒有果效。

使徒時代基督徒的禮拜,大都集體禱告追求,講經解經則針對外邦、或不信的人。不知從何時起,基督徒的禮拜,發展成為長時間的聆聽講道聚會。今日基督徒何其有幸,就像個已經長大的孩子,明明可以自己動手料理進食,卻被安排在主日禮拜時,等候牧者動手料理及餵食。於是主日禮拜普遍現象,就是個人與神之間交通少(詩歌、禱告),被教導(餵食)與聆聽時間長。經年累月,基督徒因缺乏操練,缺乏與主的交通,則靈命成長受限,可以自己料理進食的幾稀。基督徒與神之間雙向交通既貧乏,則缺乏聖靈內住的堅定信心,以致遇有難處就找牧者尋求扶持與安慰。今日教會裏基督徒能夠站立得穩的少,需要牧者經常扶持照顧的多。於是主日牧者更加努力站講台,講授更多冗長的道,傳授更多基要的課。而不管基督徒胃口如何,在別無選擇下接受餵食,於是說者盡心竭力,聽者人云己云。如此牧者費盡心力,所收的卻與所付出的不成比例。主日只見講台上牧者冗長講述,會場卻有不少基督徒閉目,逗留在自己裏面的安憩。而神在一旁著急無奈,想進入基督徒的裏面,與人直接溝通卻不得其門。

    今天在地上,當異教徒禮拜時,保留著與他們的假神有親密關係。而基督徒在禮拜時,卻因聽道被隔開與真神的親密關係。他們沒有多少時間,可以與神雙向交通,他們不易從神得到安慰、甦醒與釋放。經上如此說:『惟有裏面作的,才是真猶太人,真割禮,也是心裏的,在乎靈不在乎儀文。這等人的稱讚,不是從人來的,乃是從 神來的』羅馬2:29。『但我們既在捆我們的律法上死了,現今就脫離了律法。叫我們服事主,要按著心靈的新樣,不按著儀文的舊樣』羅馬7:6。

    今日在地上的基督徒,他們所缺乏的是心靈的新樣(聖靈內住的感動與交通),而不缺乏的是儀文的舊樣(不厭其煩的講道與解經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飛翔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